杏彩体育:从供应链视角解码西式预制菜为何仍是蓝海?

时间:2024-12-23 07:22:10 来源:杏彩体育APP下载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入口 阅读:1

  从2022年至今,预制菜市场的融资与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一味的“中国味”,主打西式预制菜定位的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比如西式预制菜供应链企业利和味道2022年完成D轮融资,发力打造旗下的预制菜品牌“朕宅”,并在2022年围绕家庭场景推出美式芝士牛肉卷、英国惠灵顿牛排、日式蒲烧鳗鱼等产品;2022年7月完成天使轮融资的花花食界,主打西式预制菜,产品中包括泰餐、意餐、日料和创意西餐,同时还进行了进一步品类渗透,产品系列涵盖了西餐的头盘、汤品、主菜、主食、酱料等几大类。

  在市场竞争火热,同质化日趋严重的预制菜市场,西式预制菜赛道俨然已经开始兴起,正逐渐成为预制菜市场的新机会,受到资本关注,很有可能成为下一片蓝海市场。

  伴随着政策层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产业扶持信号,以及从餐饮企业、老字号到电商、超市甚至家电企业的纷纷入局,资本也变得狂热,在过去两年,预制菜行业的融资案例一共超过60起。

  同时,赛道拥挤带来的,便是同质化,有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超过6万家,但从电商平台成交榜单上就会发现,除了饺子、包子等传统的品类,预制菜产品中卖得好的“爆品”并不多,无外乎酸菜鱼、小龙虾、水煮肉片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全国各地口味差异十分明显,要开发出一款普适性极强的“大众口味”很难,要做到高度标准化、高还原度也很难。所以从整个市场来看,爆品的数量并不多。

  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尽管还没有专门针对西式预制菜进行细分归类和系统研究,但可以看到的是,不少预制菜品牌就是以西餐入局,并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不乏一些已经悄悄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品牌”,如今正在这条赛道上扮演者引领者的角色。

  比如小牛凯西,曾经打出“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易烹饪的家庭牛排”的口号,是一个以“家庭即烹牛排”品类为核心,以披萨、意面、鸡排、蛋挞等西餐半成品为外延品类的预烹饪品牌。

  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实现100%的增长,并于2021年全渠道销售额突破10亿元。同时,在2021年,小牛凯西完成了近亿元A轮融资,开始全面发力线下渠道,与全国各大连锁商超合作,布局线+。

  2017年,大希地在云集微店创下5小时卖出150万片牛排的销售记录;2019年天猫双十一大希地位居生鲜肉类销量NO.1;2021年全网预烹饪牛肉销售额NO.1;2022年,在全网斩获品类、品牌、商家等众多项目排名的NO.1;购买大希地产品的家庭用户超过4000万......

  大希地至今已经完成多轮融资,得到包括红杉资本、清科创投、国中创投、金镒资本、复星锐正资本、兼固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目前已经在全国16大中心城市建了超过100个仓配中心,可以覆盖4400多个县市。

  再如花花食界,被称为预制菜赛道的一匹黑马,成立不足两年的后起之秀,2021年8月于疫情期间起步,创立之初便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也因此受到资本的青睐,2022年7月获得由泥藕资本领投,海南晟怡投资和上海铜程跟投数千万级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至今其单品总类别已超过100款,主打B端市场渠道,菜系包括泰餐、意餐、日料和创意西餐,涉及到西餐的头盘、汤品、主菜、主食、酱料等,并分为开袋即食、加热即食和简烹即食三大类型。

  同样的市场环境,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西式预制菜确实是有机会成为拥挤的中国预制菜市场的一个新突破口、一片虽然不算新但大有可为的新蓝海。

  预制菜其实发源于西方国家,并快速发展走向成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其实西式餐饮相比中式餐饮更适合以预制菜的形式进行工业化发展。简单概括起来,做西式预制菜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目前在整个中国餐饮市场,中餐与西餐的比例大概约为8:2,意味着相对而言,西餐本身是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的,这也给西式预制菜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且长期以来,中国自85后一代之后的人群对于西式餐饮的接受度和好感度本身就很高,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好伦哥等一众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西式连锁快餐品牌已经对中国消费者进行了充分的市场教育。这是在中国市场做西式预制菜的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基础。

  烹饪方式决定了西餐要比中餐更容易做好标准化,也就是说在工业化生产中更容易做好品质的均一和口味的一致性。并且,从需求层面来看,作为异国风味,西餐所能给中国消费者的价值感更高,也更容易产生溢价。

  花花食界创始人就这个问题曾发表过看法,他说“北京人和上海人吃面口味不同,但就意大利面而言,全国消费者的口味要求是统一的,因此西式预制菜能够实现较高的还原度。”选择了西式预制菜,其实也就是选择了一条很宽阔的赛道,而要做中餐预制菜,可能一个菜系就能够独自成为一个细分赛道。

  还有一点,站在消费者角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西式餐饮是体验不同饮食文化的一种选择。

  将西餐做成预制菜对于消费者而言,友好度更加显著。有一个客观现实是,大部分人自己动手做西餐的频次是很低的,除了不喜欢自己在家做饭的原因之外,不熟悉制作方法、不懂得如何选择食材与调味料是很多人的痛点。

  所以,这也是早些年调味牛排能够成为预制菜市场一款大爆品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可以让消费者自己做西餐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

  从上游原料配送到生产完成进入中心仓,再到消费者手中,预制菜运输全程都需要冷链的保障。这是中餐预制菜和西式预制菜都要面对的问题。

  指出,欧美日等国餐厅内预制菜的渗透率能够达到60%到70%,成熟的冷链干线、支线建设支撑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产业链上下游正在不断完善,但相比于西方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中国冷链物流体系仍处在发展初期。

  认为,中餐赛道目前比较拥挤,竞争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入局预制菜应该首先充分考虑自己所擅长的,即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优势,具备资源优势便意味着更好地掌握主动权。

  如上所述,拥挤的中餐预制菜赛道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同质化,以及中餐标准化的难度所带来的菜品还原度、产品丰富度以及饮食差异导致的口味不统一的局限,反应在行业层面,是产品研发以及产业链建设的问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形成了中餐预制菜就是快餐店才会用到的半成品,就是低价值产品。这也给西式预制菜带来了重要的参考。

  即便有市场基础,还是要明确人群定位。无论是to B的定位还是 to C,年轻群体是主要消费者,他们有消费能力,也更倾向于在生活中去尝试更多不同风格的饮食作为一种生活品质的调剂,也可以说是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今天,追求自我愉悦的一种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C端,宝妈们,或者说年轻的妈妈人群,她们有烹饪的能力,且出于对家人健康的关注,更愿意自己在家里做饭吃。但同时因为女性越来越独立,照顾家庭的同时她们也会上班,这就增加了她们对于缩短烹饪所需时间的需求。

  预制菜最初多是面向B端场景,尤其以连锁餐饮为主,多以加热即食、半成品形式为主。在外卖市场井喷之际,快餐成为了预制菜最先爆发的场景。

  在2000年以后,国内预制菜企业大量涌现。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餐厅享用年夜饭,受制于接待能力有限,很多餐厅开始尝试使用半成品菜作为抓住春节流量的辅助工具,于是乎年夜饭场景成为了预制菜正式走进C端市场的开始,不少餐企推出了半成品年夜饭套餐、年夜饭礼盒。

  现如今,从最初的连锁餐饮到商务宴请、宴会、团餐到露营,餐饮的场景在不断丰富,相应的,预制菜的应用场景选择也应该随之丰富化。

  比如,花花食界除了选择西餐厅场景,还对咖啡空间、露营、简餐、以及KTV和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景进行了探索,这些场景也成为了花花食界的重要渠道。

  从多元的、创新的场景应用探索中,也能够从更多角度去消费者建立链接,与当前大多预制菜品牌走线上渠道或者商超等形成差异化。

  从消费需求来看,消费升级带来的是人们对于品质越来越高的追求,对饮食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比如食材本身是否新鲜,产地如何,是否绿色有机,饭菜是否底油低盐低脂,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是否丰富,等等。这不仅仅要求有优质的供应源头,更是对整个产业链条提出了高要求。

  比如花花食界,其产业模式较轻,但较为灵活地进行了产业链条的梳理与整合,一方面依靠自身资源优势,选择了海外的供应源头,比如阿根廷的牛肉、加拿大的虾和俄罗斯的蟹等,整体上依靠的是生产靠近原材料的原则,与一批工厂进行研发及生产合作,仓储物流方面,自己租赁了约1万平方米的仓库,与顺丰、京东等专业物流服务商合作。在保证品质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