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吃的是现炒的鲜美菜肴,其实可能是半年前就做好的预制菜。近日,根据网易数读统计,一些知名的快餐连锁和外卖店,如西贝莜面村、真功夫、吉野家等,大量使用预制菜,占比高达85%以上,甚至有些接近100%。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不满和惊讶,纷纷质疑这些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也对他们的价格和口碑产生了怀疑。
预制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在餐饮业如此流行?又有哪些利弊和风险?本文将为你揭开预制菜的。
中央厨房的运作方式是,食材在中央厨房进行加工烹饪后,通过配送的方式送达到各个机构内部的餐厅,供员工或学生用餐。相比于预制菜,中央厨房更有“良心”,这也让很多人不反对中央厨房,而是坚决预制菜。就比如的工厂对这块就有着严格的规定。台企不允许预制菜进入中央厨房,甚至为了防止预制菜进入中央厨房,还会派人定期去做检查,如果有发现显得,会对中央厨房进行罚款。
相较于中央厨房(没有预制菜)的成品出餐模式,预制菜就有些不一样了。预制菜简单来说就是工厂通过预先加工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这类食材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常温和冷冻,其保质期和口感会因不同的杀菌和保存方式而有所差异。
而这也导致虽然很多人能接受中央厨房(前提是没有预制菜)的饭菜,就是接受不了预制菜。毕竟中央厨房最起码是现做的成品菜,而预制菜则是实打实的提前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做的半成品或者成品菜。
虽然预制菜和现炒的菜都是人们做出来的饭菜,但是因为使用时间的不同,以及预制菜为了保持饭菜不变质,里面可能会添加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其他的“科技与狠活”,所以预制菜和现炒菜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具体而言,现炒的菜品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特点,外观清新,看起来焕然一新。其上桌后散发着热气,从内到外都是温热的,呈现出热腾腾的状态。饭店通常能够根据顾客的口味要求进行灵活调整,满足个性化口味的需求,突显了每种食材独特的味道,使整体口感更为分明。
而预制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外观可能失去光泽,呈现出颜色较为黯淡,缺乏层次感。上桌后,虽然外表可能是热的,但由于只需简单加热,有时内部可能仍然保持较低温度,表面热度与内部的温差较大。
在口味方面,由于存放时可能导致汤汁渗透,整体味道相对混合,难以清晰地辨别各种食材的独特味道。
因此,我们通过观察色泽、温度、口味调整以及味道的特征,可以辨别出是现炒的菜品还是使用了预制菜。这些观察点有助于消费者在餐厅用餐时更准确地判断食物的制作方式。
虽然预制菜可能在口感和外观上不如现炒的菜,但是相比而言,预制菜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满足餐饮业对于效率和成本的追求。
使用预制菜,饭店可以节省原料和人工的采购、储存、加工、清洗等环节,减少浪费和损耗,提高出餐速度和一致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适应不同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最主要的就是它出餐快。这对于用餐高峰期人流量多的饭店来说,无疑对饭店的翻台率有很大的帮助。
“用预制菜迟早倒闭!”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这两天,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一些知名的快餐连锁和外卖店,都在使用预制菜,并且其预制菜使用率占比高达85%,像吉野家、西贝莜面村等知名的品牌,都位列榜单。
这一消息一经放出,网友瞬间炸开了锅,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知名品牌的饭菜本身就不便宜,现如今还使用预制菜给消费者,就像“我拿三百亿跟你玩,你当我是空气呀!”虽然用这句话描述有些夸张,但是这或许就是很多消费者的心生。
正如一网友所言“花大几十块钱在“餐厅”点宫保鸡丁,给我用几块钱的料理包预制菜,且不说这预制菜里的各种添加剂和科技狠活,单就没有“堂食即烹”,没有厨师千变万化的“手艺”,你说是我“弱智”还是老板“黑心”?你倒是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人工、增加了利润,可我凭什么让你割韭菜!用预制菜的早晚倒闭!”
然而,尽管很多消费者都在预制菜,但是却阻挡不了预制菜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一种普遍现象的事实,不仅在快餐和外卖领域,也在中高端的连锁餐厅和零售市场。
根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已经有近3000亿元,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但是,预制菜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标准的缺失、监管的滞后、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度、餐饮业的转型和创新等。预制菜的未来,需要餐饮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实现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发展。
预制菜是餐饮业的一种变革和创新,也是消费者的一种选择和需求。预制菜有其优势和劣势,也有其现状和未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盲目跟风,而应该理性分析,科学判断,合理消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预制菜带来的便利和美味,也能保障我们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