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卧底华莱士后厨》的视频显示,华莱士北京某门店用油颜色黑如酱油,未及时更新,同时在后厨、点餐台及用餐区内均可见蟑螂、苍蝇等。
对于华莱士来说,此种情况似乎已屡见不鲜。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到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的黑名单中,总能见到华莱士的身影。业内人士表示,近三五年间华莱士扩张步伐明显加大,在低线城市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方面也屡遭诟病,关键原因就在于其低价定位、低毛利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式汉堡赛道的快速崛起,行业内卷加剧,不断有后来者居上,这是否倒能逼华莱士“改过自新”,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顽疾”,从而稳固江湖地位呢?
在国内市场,门店规模稳居西式快餐品类之首的本土品牌华莱士,拓展速度赶超麦当劳、肯德基一众国际快餐巨头。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份,华莱士在全国的门店数已超过2万家。而在2019年12月31日,华莱士的门店数是1.2万家,也就是说,3年时间内华莱士开了约8000家店。疫情三年,餐饮企业都不好过,但华莱士却是特立独行的存在:2021年,其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同比大幅增长超50%;2022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仍然高达16.60%。
平价定位,是华莱士的制胜法宝之一。不过,一路狂奔也为华莱士的运营效率低下、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埋下了祸根。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南昌市场监管局在对当地华莱士部分餐厅的检查中,发现存在使用超保质期食品等6类不符合食品安全的经营行为,涉事餐厅被要求停业整顿并罚款;2021年,一段卧底华莱士餐厅后厨的视频曝光,工作人员未戴手套制作炸鸡、汉堡,食品掉在地上,捡起来继续油炸售卖。为此,上海市场监管局对华莱士总部进行了约谈。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在短短3个半月时间里,华莱士餐厅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通报达24次。
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食安问题后,华莱士方面公开表示,公司升级了管理,如给后厨安装摄像头、内部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官网上每月都会披露自查和整改报告。
“规章制度是一回事,具体执行又是一回事。”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华莱士到底有没有真正按规范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我们很难判断,但事实是,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消费者投诉也未见明显减少。
华莱士采用的是“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即通过门店众筹的方式将股份下放给员工或外部合作者,让他们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华莱士提供技术、原料、物流、品牌输出等支持,并通过直营管理方式确保经营标准的统一。
一餐饮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合作模式本质上就是加盟,华莱士通过此实现与员工利益的深度。虽然华莱士官方微博资料显示,华莱士没有委托任何网站或组织进行招商,没有对外开展加盟业务,没有所谓的线上兼职,同时还对很多网络信息进行了“打假”:市面上看到的“招商/加盟”材料均不是出于华莱士。“但这只是一个说法,实际操作效果与加盟是一脉相承。加盟就意味着,门店负责人有较大的自主权,存在一定的管理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容易暴露出来。”该负责人还表示,华莱士的低价策略营销模式也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埋下祸根。
《中国西式快餐品类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中国西式快餐十大品牌”人均消费排名当中,华莱士位列倒数第三,人均消费18.9元。、肯德基这个数据分别为28.6元、35.5元。
在华莱士全国统一的低价定价体系下,门店经营者要获得利润,仅能从原材料的利益最大化中获取。因此就会出现像油反复使用、原材料有过期等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直言:“华莱士的商业模式,注定了以回收成本为第一导向,利润和业绩是核心的KPI,如果餐饮企业没有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KPI考核的第一要素,那么安全隐患必然很大。”
如果内部没法让华莱士“改过自新”、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顽疾”,那么来自外部的压力能否撬动华莱士呢?“这个目前很难判断,不过中式汉堡发展势头迅猛,今年以来很明显感受到行业竞争的激烈,华莱士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严重挤压。”上述餐饮协会负责人说。
艾媒咨询报告认为,经过市场发展多年,目前我国汉堡快餐供应链已足够成熟,加之国潮风兴起,近年来中式汉堡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塔斯汀、享哆味、味克仕、楚郑、林堡堡、奥丁顿、奔跑的熊猫等多个中式汉堡品牌先后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中式汉堡贯彻“乡镇包围城市”策略,另辟蹊径、避其锋芒,切入闽粤、川渝、湘赣的乡镇极速增长。
比如打出“主营中国汉堡”的塔斯汀,近两年扩张势头也颇为强劲,目前在汉堡品类中,门店数量仅次于华莱士、肯德基、,位列第四位;另一个正在低调崛起的本土品牌派乐汉堡,从2020年开始开启扩张加速度,两年间新增1000多家门店。
不过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上述本土汉堡品牌走的路子基本都是:低价、下沉市场、低门槛加盟,在产品上也都是遵循西式快餐的风格及搭配,这方面与华莱士的打法相同、路径相似,彼此形成步步紧逼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