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甜品“天王”许留山深圳门店全部关闭,中国内地门店所剩不多,风光不再;上海家喻户晓的快餐品牌,新亚大包关店近百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达到了47.19万家,仅比2022年全年的餐饮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少了13.9%。
前路变幻莫测,而规律有迹可循。站在迷茫的分岔路口,餐企该如何拨开迷雾抓住新机遇,成为这场激烈“厮杀”中的胜出者?红餐网重磅策划的《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或能给迷茫的餐饮人提供一些突围思路。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借助沉淀了6年的红餐大数据和一手的调研数据,精准捕捉了25+餐饮领域的新变化,可以为餐饮人2023年下半年乃至2024年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以及指明方向。
7月20日,奈雪的茶官宣推出“合伙人计划”,正式开放加盟。奈雪的茶即将进入“直营+加盟”双轮驱动新阶段。奈雪的茶此时开放加盟,无疑会让茶饮加盟市场更加白热化。
为什么近些年头部茶饮品牌在宣布降价的同时又酝酿开放加盟呢?《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提到,这和新式茶饮的发展阶段有关。
新式茶饮品牌间的“价格战”,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原有客群的决策成本,提升复购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拉新获客,促进用户增长。
从提升复购率的层面来看,由于新式茶饮属于闲暇消费而非刚需消费,着重满足情绪价值而非解渴或者提神醒脑,因此新式茶饮在发展伊始着重于城市的白领人群、有闲一族中培养目标消费者。
而从拉新获客的层面来看,当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入局,一线、二线城市的多数消费人群已经被广泛触达后,茶饮市场的增速放缓在所难免。在此背景下,新式茶饮品牌不得不开始自上而下地寻找新的目标客群。
例如,蜜雪冰城正在积极扩产,希望以充足的供应链资源匹配加盟商的需求,在产销匹配上占据主导的地位。
2023年3月,古茗投资10亿元在浙江诸暨建设其最大的原料生产基地,分别建成旗下浙江果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水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饮料厂房等,建成后将为古茗提供全方位原物料供应。
很明显,在茶饮赛道,一众品牌将会继续通过开放加盟提高市占率,而供应链则成为茶饮品牌们致胜的关键。
2023年,咖饮品牌的“9.9元之战”打得如火如荼。最具代表性的价格战参与者则有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前者在2023年6月初成为我国首个万店咖饮品牌,后者成立不足一年,门店数已经破千。
头部咖饮品牌发展迅速,拓店动作频频,咖饮赛道“内卷外争”的竞争场面激烈。如今,整个咖饮品类的竞争格局已经从星巴克一家独大,逐步发展成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引领下的“两超多强”的局面。
具体来看,国内门店数最多的咖饮品牌是瑞幸咖啡。瑞幸咖啡差异化地瞄准了消费者对于便捷、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通过“小店模式”快速铺设大量门店。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3年6月,瑞幸咖啡的门店数超过10,000家,进驻城市超过240个,已经远超星巴克在国内的总门店数。
近年来,我国咖饮品类呈现出火热的发展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身到咖饮赛道。2023年,咖饮创业热情持续高涨,仅上半年我国咖啡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便达到了1.15万家。
2023年上半年,淄博烧烤,一度成为“顶流”。然而“五一”巅峰期过后,“淄博烧烤热”逐步退潮。
淄博烧烤从火爆出圈到火速降温,跟我国烧烤品类的发展走势相一致。作为有望追赶“火锅”品类的潜力赛道,烧烤品类近年的表现颇有些“高开缓行”的趋势。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有品牌连锁化程度均没有很大的突破。
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3年6月,门店数在5家以下的烧烤品牌占据了24.3%,门店数在5~50家的品牌数占比最高,达到了60.7%,而门店数在50家以上的品牌占比仅有15.0%。从近两年半的烧烤品牌门店区间占比分布来看,小型连锁品牌依然是烧烤赛道的主流玩家,中大型的连锁品牌较少。
具体来看,作为烧烤的最大细分赛道,烤串品类的连锁化和规模化程度相对低,至今没有一个品牌突破千家门店。烤串品牌的规模化程度相对低,这与烤串供应链标准化难度大、第三方供应链企业参与程度低存在一定的关系。
2023年,有“烘焙第一股”之称的烘焙品牌克莉丝汀宣布全面闭店。此外,新中式烘焙品牌虎头局·渣打饼行和网红烘焙品牌昂司蛋糕全面停业停产。
面对这样的现状,烘焙品牌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3》提到,为了更好地在市场中生存下来,面包烘焙品牌应持续加强自身的产品力。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二,提升产品丰富度,对经典爆款产品进行微创新,通过产品细节的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新鲜感和选择。
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预制菜首获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政策的加持以及上下游、资本、跨界玩家的热捧,预制菜市场未来将获得持续扩容。
据红餐大数据,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4,306亿元,同比增速为8%;随着餐饮连锁化程度的提升,2023年全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912亿元。
毫无疑问,预制菜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但总体来看,预制菜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行业整体集中度相对低,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产品种类也较为单一。
此外,当前预制菜依然存在标准化、规范化不足的问题,各大预制菜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任重而道远。
要想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各类预制菜企业需要在渠道拓展、产品研发以及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等层面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