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盗版华莱士”塔斯汀:中国汉堡专骗中国人?
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还上演着欧亨利式的结局;麦当劳的门徒们,捧着如清晨阳光般的猪柳蛋和吉士堡,与世无争;华莱士依旧特立独行,在进行无差别的喷射。
而打着“中国汉堡”旗号的塔斯汀,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窜出这片荒诞且肥沃的土地,像生命之光之火,注入人们的味蕾,直击红色的灵魂。
塔斯汀那头呲牙咧嘴的红白配色的醒狮,也随着门店扩张,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不少三四五线城市的街头。
唯一不怎么国货的,或许是塔斯汀这个名字本身,容易让人误以为在碰瓷外国品牌,丢掉了本该有的自信。你看,如果叫张工工中国汉堡,恐怕更接地气。
只不过他们最初是做披萨的。他们那时候的宣传语,是“塔斯汀秉承现场手拍,明炉现烤,只卖每日新鲜的披萨”,并且打着“中国披萨”的噱头,面饼上放的不是传统的意大利教父菜,而是北京烤鸭、梅菜扣肉、辣椒炒肉等中国菜。
但彼时,必胜客、达美乐、棒约翰共同蚕食着国内市场,披萨行业已是一片红海,即使抱着国字头,塔斯汀的路依然荆棘丛生。
2017年,塔斯汀眼看门店还没突破100家,它选择把主营披萨,改成披萨加汉堡的双品类销售模式,结果汉堡挺争气,卖得比披萨好。穷困潦倒的塔斯汀,没有多想,All in了汉堡。
虽然放弃了披萨业务,但塔斯汀把做面团现烤饼皮的手艺,沿用在了做汉堡上。同时也不忘初心,没放弃在西餐里加中国菜的野路子。
有现成的面团、现成的烤箱、现成的手艺,塔斯汀自然放弃了西式汉堡标配的黄油小面包,取而代之用做烧饼的方式做堡胚,陡然有了一种科技狠活只能仰望的诚意。毕竟黄油本来也不便宜,阴差阳错也省出一笔制作费用。
宣传语里,塔斯汀开始不厌其烦地强调“48小时冷发酵手擀面团”,告诉你这是对中式面点制作工艺的传承。事实证明,柔软蓬松的中华面点,确实是塔斯汀汉堡后来能出圈的关键,是很多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的关键。
另外,“麻婆豆腐”“北京烤鸭”“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等让人蠢蠢欲动的本土化风味,也直接从披萨那儿,技术转移到了汉堡里。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塔斯汀最好吃仍然是藤椒炸鸡汉堡,本土化风味那几款就……吃过的朋友可以说一下你们的感受。
总之,手擀汉堡胚以其差异化的独特口感、独树一帜的本土化风味,让塔斯汀在当时有了足够底气,与县城之王华莱士正面交锋,针尖对麦芒,火星撞地球。
塔斯汀的选店策略、定价,开始跟着老乡华莱士走,坚定不移地走县城包围城市的路线,主攻下沉市场。
据极海品牌检测数据,塔斯汀的3171家门店中,仅有26%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都分布在二至五线%以上聚集在二至五线城市。
华莱士不搞加盟,采用的是众所周知的合伙人模式,在江湖上也叫福建式。它有一大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各门店众筹开新店、老板多给门店合伙人分钱、让他们先赚到钱,有风险的事总部来干、总部负责兜底。
作为福建老乡,塔斯汀没有采用这种策略,而是在沿用笨办法,也就是传统的加盟模式。在塔斯汀的官网上能看到,广州一间60平方米的标准店,加盟费需要3万8千8。算上门店租金等其他各类前期费用,一家店的造价差不多45万元。
尽管如此,塔斯汀的门店数仍在短短三年一路狂飙,在市场上疯狂刷存在感。今年2月,塔斯汀更是成为某音带货榜销冠,直播间内套餐售出 212 万单,销售额近 7400 万元人民币。
网友@捕捉雌小鬼表示:华莱士能让我20以内吃饱,但是这个塔斯汀,让我吃饱要30左右,而30够我吃一顿麦当劳。
2018年塔斯汀刚从披萨店中脱胎时,还叫“超级汉堡”,还没往脸上贴金叫“中国汉堡”,门店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红大紫。
次年,李宁又设计了几款有水墨画、写着“中国”二字的卫衣,让乘风破浪的哥哥们,穿着它走上了纽约时装周。一来一回“国潮”这个概念也被推上了风口。
那时候,甭管你是卖衣服的还是卖鞋的,只要你往中国元素上靠,且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抗压能力,基本错不了,妥妥的流量收割机。
塔斯汀嗅觉很灵敏,闻到了流量和金钱的味道,开始东施效颦,从门店装修到产品包装,彻底地改头换面。
它像一个愤怒叛逆的小男孩,逐渐变得温顺,重新抓住了信仰,那便有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国潮元素,它店里,吉祥物是用来镇宅的呲牙咧嘴的石狮,包装盒是写满毛笔字的大红纸,墙上挂着来自雍和宫的佛手图(bushi),叫号取餐时,身穿明制汉服的工作人员还会敲响铜锣。
比如在情人节,塔斯汀体贴地推出了“单身万岁堡卫餐”,以抚慰无数失魂落魄的单身男女。在门店内,也不忘给恋爱脑们提供冲动表白的“应急玫瑰”。
端午节,又推出了“口吐芬芳香囊”的创意周边,向年轻人展示自己同样对“无效社交”的抵触,再次腆着脸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比起华莱士的黑红,塔斯汀是根正苗红,国之重器。比起“国潮”,塔斯汀的出圈,更离不开主动俘获年轻人的芳心。
从最初掏空心思放弃做披萨,选择更讨喜更好卖的汉堡,塔斯汀的开店之路似乎足以说明:对咱中国人而言,汉堡算得上舶来品快餐中最长情的陪伴。
1987年,国内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人们迎着大雪,在店外排起了长队,再凌冽的寒风也无法劝退北京市民。那只来自大洋彼岸的鸡,逐渐成为京城的打卡地。
但在当时,肯德基的菜品非常简陋,只有原味鸡、土豆泥、沙拉、面包、饮品等。过了漫长的两年,他们才意识到中国消费者有正餐习惯,四块五的汉堡才作为新主食出现。
一开始,麦当劳也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高估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以为我们经常吃牛肉,希望汉堡里有牛肉。
后来,在请国内顾问做完调研后,才发现国人喜欢家禽胜于牛肉,所以才有了本土化的新品,什么麦辣鸡翅、麦辣鸡腿堡、板烧鸡腿堡都那时候出来的,对标那边着肯德基的辣鸡翅、鸡腿堡、老北京鸡肉卷。
这些在当时,都是只在中国才有的产品,比如韩国的麦辣鸡腿堡,实际上叫“上海堡”,直到今天它们仍被消费者吹捧,并成为了品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当肯德基麦当劳几乎开遍国内的火车站时,汉堡这个原本为充饥和方便的快餐,反而疏离了另一部分人。
咱们的华莱士和塔斯汀横空出世,推出定价比麦肯更便宜的汉堡,某种程度上,正好照顾了普通打工人的钱包。
只是,时过境迁,对更多人而言,华莱士这三个字已经脏了,是治疗便秘疏通肠道的平替,跟汉堡没啥关系。
然后资本开始热捧预制菜,让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更完善和专业。得益于此,塔斯汀蹭到一波时代红利。
去年,有记者在卧底南昌某塔斯汀门店时,发现店铺会对超期一周的肉制品,手动修改保质期后继续售卖。油炸半成品所用的食用油,用到变色也不舍得更换,食材上的缺斤少两更是屡见不鲜。
而黑猫投诉上,关于塔斯汀的投诉有700多条,不乏“徒手抓食物”“吃到生肉、毛发”等让人毛骨悚然的卫生问题。
除了常规的卫生问题,B站网友@小李有点饿在视频中表示,自己点的烤鸭汉堡,鸭肉是蒸出来的,100%半成品,16元的多汁牛肉堡中的炸洋葱圈也是半成品,牛肉饼“肯定不是牛肉”。
还有一些人,也为它打抱不平。“KFC就不是半成品了嘛!”“塔斯汀个人感觉比肯德基的汉堡好吃。”“现烤的汉堡胚,你是不提呀!”。
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汉堡店落户北京前门,到今天,汉堡品类已有千亿元市场规模。西式快餐品牌,影响并塑造着我们的汉堡行业,也让无数淘金者进入这个行业。
但我们除了说俏皮话搞营销、在品类上将中餐西化,是不是更应该在品质上有所坚持,学习人家是如何管理大型连锁餐饮的,让大家吃着踏实放心呢。
对,西式汉堡与国货绑定了,没错,但消费者的嘴和胃是诚实的,他们也许会在最初因为情怀和对本土品牌的无限宽容,进到店里,啃着情感饱满且复杂的汉堡。但,这又能持续多久。
毕竟,当食品安全问题浮出海面,会直接撩拨到消费者那根最敏感最愤怒的神经,然后将一个有污点的品牌永远拉黑,不再在意你头上有没有国字。